首页 > 专题专栏 > 破难行动

  • 胶州市妇联关于全市妇女基本情况的调研简析

    来源:青岛妇女网发布时间:2019-07-18
    胶州市妇联关于全市妇女基本情况的调研简析

    胶州市妇联

    为全面了解我市女性基本情况,促进妇女在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日胶州市妇联走访了部分乡镇妇联、市直单位妇委会,以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对我市女性基本情况开展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胶州市基本情况

    胶州市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811个行政村、65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82.8万人,其中女性人口41.42万人,18-50岁女性人口数18.5万人(此报告主要针对本年龄段女性)。

    2、全市妇女基本情况

    (1)人口分布。18-25岁女性3.83万人,占20.7%;26-35岁女性5.56万人,占30.1%;36-50岁女性9.11万人,占49.2%。

    (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2.11万人,占11.4%;初中文化程度6.91万人,占37.3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4.88万人,占26.38%;大专文化程度2.72万人,占14.7%;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88万人,占10.17%。

    (3)就业形式。务农3.47万人,占18.76%;企业打工11.41万人,占61.67%;自主经营2.46万人,占13.3%;其他1.16万人,占6.27%。

    (4)年收入概况。5000元以下2.53万人,占13.68%;5000-20000元7.08万人,占38.27%;20000-40000元6.57万人,占35.51%;40000元以上2.32万人,占12.54%。

    (5)婚姻家庭情况。未婚女性3.43万人,占18.5%;已婚女性14.17万人,占76.6%;离异或其他0.9万人,占4.9%。其中单亲母亲0.47万人,占2.5%;失独母亲0.03万人,占0.16%。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统计,我市妇女存在“三低一高”的现状。

    1、妇女文化程度偏低。从年龄结构上看,我市农村妇女36-50岁居多,但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妇女只有24.8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村妇女居多。人数多、文化低、年龄大的农村妇女思想保守、技能单一,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新技能的能力差,不能有效地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对一些政策措施、经营信息、市场经济等,更是知之甚少。

    2、妇女经济收入偏低。调查发现,我市妇女年收入大多在2万-4万元,与我市年平均工资6万元相差甚远,部分妇女家里有病人或者有一两个孩子上学,高额的医疗费用和教育开支使家庭经济负担沉重。而大多数农村妇女因缺乏就业技能和就业渠道,加之照顾家庭的传统意识占主导,很难实现外出工作。

    3、妇女自主创业人数偏低。从调查数据看我市妇女就业形式以企业打工为主,外出务工和乡镇企业就业人数随着城镇化发展比例不断上升,但未就业人数仍然占据一定比例,在调查部分未就业或企业打工人员时发现原因大多为以下几点:一是缺资金。小额信贷助推项目,确实为妇女创业提供了资金扶持,但是由于受担保条件的制约,仍然有大批妇女得不到贷款。二是缺项目。很多妇女想致富,苦于没有好的致富项目,不敢盲目投入,部分有能力、有创业想法的妇女,处于长期观望状态。三是缺信息。由于很多妇女长期劳作生活在本地,缺少走出去的资金和勇气,因此很难获取致富信息,经济回报率低。四是部分妇女的就业观念陈旧。部分农村妇女,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妇女,对就业岗位挑三捡四,高不成低不就,出现了农闲时节打扑克无所事事的现象。

    4、单亲母亲数量偏高。调查显示,我市单亲母亲有0.47万人,占2.5%,离婚、配偶因天灾人祸(交通事故、疾病等)非正常去世、未婚先育等都是造成单亲母亲的原因。其中,近年来离婚率的上升是单亲母亲数量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另一项调查显示,从2010年到2017年,城市离婚问题日趋严重,与2010年相比,2017年的离婚对数增加了1.1倍。离婚率上升、意外伤害和交通事故的增多,都是单亲母亲数量增加的原因。

    三、意见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多元化培训,提高妇女综合素质。调研显示,妇女的培训需求日趋多元化。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妇女群众建立起“需求+培训”的新型培训体系,开展“三分”培训模式。一是分内容。市妇联目前有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月嫂、按摩师等多个门类的培训,可根据广大妇女对不同门类知识信息的实际需求,分镇街安排相应的专业性培训,实现供需对应。二是分层次。按照不同年龄段所对应的学历和关注的热点不同的现实情况,可主要针对年龄段进行分层次培训。对于60岁左右的妇女,培训要侧重于身体健康、保健知识、家庭伦理道德和权益维护等方面;对于青壮年妇女,生活节奏快、生活方式多样化,可重点讲授就业技能、创业信息、妇女维权、亲子教育等内容。三是分形式。依托微信、远程教育等现代新媒体手段以及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之家等妇女活动阵地,以广大妇女喜闻乐见和便于接受的的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家庭教育知识、婚姻家庭关系、心理健康辅导等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妇女的综合素质涵养和能力水平。

    2、多渠道宣传,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文明进步的现代妇女观,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宣传妇女先进典型,引导并促进农村妇女和家庭转变观念、自觉提升素质、不断创新发展,成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新女性。二是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找准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和服务结合点,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多面加大投入,保障妇女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健全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落实好各项预防和控制妇女疾病的政策与措施,推进宫颈癌、乳腺癌检查项目,提升妇女的卫生保健水平,为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3、多元化服务,推进妇女创业就业。一是依托女企业家协会扶持创业。胶州市女企业家协会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依托女企协可为创业妇女创造一个共同学习、交流、进步的平台,帮助创业妇女不断提高创业水平,让创业女性抱团发展,共同成长。实施一带一、一帮N结对,为创业妇女提供项目、信息、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服务;通过组织培训考察、经贸洽谈、文化交流等活动,加强会员与政府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联系,引导广大的创业妇女在大力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实践中建功立业。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挖掘、培育和宣传一批优秀的妇女创业的先进事迹,以典型激励和带动广大妇女自主学习创业就业意识,使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4、多方位引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作用。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构建纵横结合、网上网下互动的多层面、立体化组织体系。通过会改联工作,广泛吸纳一批热爱妇女工作、在群众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优秀女性、广场舞负责人、巾帼志愿者、巾帼致富带头人、女企业家等优秀代表进入基层妇联工作队伍,使妇联工作由独立作业变为团队作战,充实基层妇联力量,健全纵向到底的村(居)、社区妇联组织,有效夯实妇联基层基础,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将妇联组织建成开放、多元、立体的“枢纽型”组织,积极汇聚社会力量共同为广大妇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