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巩固我市2019年“美丽庭院”创建成效,进一步推进2020年创建工作提档升级,使“美丽庭院”创建活动成为胶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妇联工作品牌。5月9日上午,胶州市“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暨三里河街道第一季度“美丽庭院”示范户授牌仪式在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卜落林村举行。市委副书记李晓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青华、市政协副主席王天鸿出席会议。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妍、三里河街道党工委书记秦红升及市妇联、三里河街道分管负责人、市政协相关科室负责人,全市12个镇(街道)妇联主席、三里河街道各村(居)妇联主席,“美丽庭院”示范户代表及巾帼志愿者等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海鸥主持会议。
三里河街道政协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宋方娟宣读《三里河街道党工委、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关于表扬2020年第一季度“美丽庭院示范户”的通报》,市委副书记李晓光等领导为三里河街道办事处第一季度“美丽庭院示范户”代表授牌,并发放褒扬金。
吴妍在讲话中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而“美丽庭院"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第一仗,在第一仗中,妇女姐妹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她对2020年“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思想再重视。要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家庭工作的重要阵地等三方面充分认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要内涵再延伸。要进一步做好"美丽庭院+文章",深入结合市妇联"专家课堂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庄、进企业、进高校″五进"活动安排,以及为农村妇女开设的“指尖上的技能梦”“心尖上的幸福梦”“云端上的创业梦”课堂,将“美丽庭院”与“美丽经济”与“文化乡愁"有机结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多赢,让“美丽庭院”与“美丽经济“同频共振。
三要措施再创新。要建立层层包抓的体制机制、完善评选机制、加强督导检查机制、落实实绩考核机制;做到创新推进方式、创新宣传方式、创新督导机制、创新评比方式、创新创建方式,要大力推行“五级联包”责任制及“美丽庭院一条街”街长制,网格化推动“美丽庭院”创建。
四要责任再落实。各级妇联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努力使创建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同规划、同部署,做到目标上一致、资源上共享、工作上联动,不拉下任何一户家庭,由“美在环境”向“美在精神”不断延伸,勠力同心确保完成任务目标。
五要目标再明确。各级妇联组织要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同时,打造更多的精品庭院,形成“美丽庭院示范带”,提升全市“美丽庭院”创建水平。
六要群众参与再加强。要把“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与寻找“最美家庭”、“孝子、孝女、孝媳、孝婿”等活动结合起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激励群众参与,形成你争我创、家家不甘落后的争创热潮,真正使工作“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七要合力再凝聚。要进一步运用好“妇联+"的组织方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使妇联拥有更多的臂膀、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推进态势,进一步提高创建成效。
卜落林村妇联主席张亚楠对村庄网格化推进“美丽庭院”创建进行了介绍,卜落林村将全村家庭分为四个网格,妇联执委担任网格长,美丽庭院示范户担任网格员,共同管理各自的网格。每个网格都是按照结对的方式进行管理,让已经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家庭结对帮助还未创建为“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家庭。村庄还成立了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美丽庭院示范户”考核组,采取巾帼志愿服务和“能上能下、已经评上的不合格照样摘牌"的评比方式,确保村庄“美丽庭院”创建目标高质量完成。
与会领导共同为卜落林村“美丽庭院示范一条街”揭牌,并实地参观了“美丽庭院示范一条街”及示范家庭,所到之处院落整洁有序,室内整洁清新,大家切身感受到“美丽庭院”创建给广大家庭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与会领导对各级妇联组织勠力同心做好“美丽庭院”这项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美丽事业”表示充分肯定。
“美丽庭院”创建是以“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家风美”“四美”为根本要求,“美丽庭院”示范户达到50%以上的村命名为“美丽庭院”示范村。2019年我市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为37132户,创建比率达到25.1%,美丽庭院户创建比例达到32%,全市创建24个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美丽庭院示范户村庄覆盖率100%,各项指标均走在青岛市各区市前列,并且在青岛率先建成了24条市级"美丽庭院示范一条街”。2020年,市妇联将创建“美丽庭院户”50%,打造48个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村”、48条市级“美丽庭院示范一条街”,5条“美丽庭院示范带”,并通过"指尖上的技能梦"、"心尖上的幸福梦"、"云端上的创业梦""三梦"线上线下课堂,加大力度推动“美丽庭院”与“美丽经济”同频共振、"环境美"与"精神美"并驾齐驱,实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